3已逝(4)。
卻沒有到達孔子所言的“不惑”境界。
對汲汲營營的人生還是有很多問號。
老友說,40至50是交織體驗生與死的階段。
我們一方感受著下一代人成長的喜悅,一方面對著上一代人的衰老與隕落。
即便是自己生理機制的退化,也如那雨後春筍般的白髮,不容你看不見。
想想,還真是不容易的階段呢!
話說我家那三位小朋友的生日卡:
4歲的生日快樂寫得如“雞爪”,但那種努力讓人感動。
7歲的細節藏著滿滿的愛與用心(真的躲在房間畫超久),讓人感到踏實。
10歲仿藝術字的Happy Birthday,看來自我與個性已悄悄萌芽(現在真的一言九頂😅😅),在她形塑個人特質的路上,應該給予滿滿的信任與支持。
看來每個年齡都有每個年齡的樣子。
所以,人生下半場的起點(如果能活到80歲的話😄😄),找不到的姿態繼續找,找不到的答案繼續尋。
只要安好,便是幸福。
#國慶日不是我生日
#生日遲到文
寫於臉書 31/8/2022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